第26屆“一中杯”大連市中小學跳繩比賽(2)
來源:大連市教育局 2013-03-22 10:20:36
附件:
花樣跳繩表演賽規則
一、比賽時間:4-5分鐘
二、比賽人數:每隊40人(男女不限)小學組4-6年級
三、比賽場地:15米×15米的塑膠場地;
四、
五、比賽服裝:
。1)各隊參賽人員須統一比賽服裝,男女運動員服裝款式可以不同,但顏色應統一。
。2)運動員服裝修飾要適度,不能影響運動,可穿短袖或無袖運動衫、短褲或裙褲;必須穿運動鞋上場比賽,以保護雙足。
。3)比賽服上可標有隊名,標志最大面積為30平方厘米。
。4)服裝上不得帶有不文雅及與本項運動不符的設計或字樣。
。5)不得佩戴妨礙比賽安全的任何飾物、掛件。
六、比賽音樂
。1)音響設備應基本達到專業水準,常規放音設備應包括2臺CD機、無線話筒及調音臺等設備。
。2)比賽開始前,應按時將音樂光盤交到放音處,賽前由大會統一組織試音。未按時遞交音樂光盤并不為例,但比賽時將無音樂伴奏,并在比賽成績中扣除音樂元素分值。不管是否有音樂伴奏,計時員將從音樂(或動作)開始至動作結束進行手動計時。
。3)音樂伴奏是烘托氣氛、轉換節奏、激發運動員情趣的重要手段,參賽選手可以選擇任何類型和風格的音樂,可以使用一首或多首樂曲混合的音樂,也可以加入特殊音效,但音樂的旋律以及節奏的轉換等必須與跳繩動作相協調,音樂錄制的質量應達到專業化水準,要確保清晰、穩定。
。4)由音響設備引起的放音故障或音樂播放錯誤,運動員可以再5分鐘內更換正確音樂,計分重新開始。
。5)音樂的長度必須與比賽規定時間一致,賽前要正確填寫“比賽音樂登記卡”,清楚的標明參賽者姓名、參加項目與參賽單位。音樂必須刻錄在空白CD光盤上,并自備一盤。
七、比賽口令:表演賽口令為:“裁判員準備-運動員準備-開始”。比賽中間沒有時間提示,在規定時間結束時宣告“時間到”。
八、比賽內容:
1、比賽表演動作編排、隊形自定;比賽表演音樂自定(音樂節奏必須和動作相結合)比賽表演結束均需停繩姿勢。(每人至少參加2類以上動作跳法)
2、比賽表演規定動作有:
單人單繩類包括:
A、A、基本打繩最少3種(前后打繩、左右打繩、敬禮打繩)
B、B、基本步法10種(并腳跳、開合跳、雙腳交換跳、弓步跳、并腳左右跳、勾腳點地跳、十字步跳、鐘擺跳、跑跳步、踢膝側點跳)
C、C、單搖花樣5種(基本直搖交叉跳、側打交叉直搖跳、左右側打直搖跳、前后轉換跳、同側手腿下交叉單直搖跳)
D、D、雙搖花樣5種(直雙搖跳、開合交叉雙搖跳、固定交叉雙搖跳、交叉開合雙搖跳、側打交叉雙搖跳、)
雙人雙繩類包括:(車輪跳花樣)
多人多繩類包括:(交互繩花樣)
長繩類包括:(三角繩、十字繩、彩虹繩、網繩、各種繩中繩等。)
3、動作編排加分內容: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花樣動作連貫完成每次加0.5分。
九、評分標準:
在規定的時間內,運動員通過多樣的表現形式,豐富的表現內容,高超的技術展現,默契的團隊配合全面展示跳繩運動的多樣性、觀賞性、創意性和娛樂價值。
總分為100分,其中完成分80分,藝術表現分為20分。
。ㄒ唬┩瓿煞郑80分)
1、完成分主要包括動作的正確性和套路完成流暢性。連接動作的流暢性,動作的正確性包括:動作規范,動作技術正確;動作范圍恰當,身體姿態舒展。連接動作的流暢性包括:套路完成流暢性;動作之間的連接自然、流暢;動作的轉換變化干凈利落、無多余動作。
2、完成分扣分
1)失誤扣分:動作失誤每人每次扣0.5分。
2)動作技術不正確:每人每次扣1分。
3)動作順序錯誤:每人每次扣1分。
4)缺少1個動作:每人每次扣1分。
5)踩線、出界:每次每人扣0.5分。
6)意外:比賽過程中,若遇運動員鞋帶松脫,運動員須立即系緊鞋帶,方可繼續比賽。每次每人扣0.5分。
。ǘ┧囆g表現分(20分)
1、服裝:比賽時須穿著運動服裝為宜,統一、整齊。不得佩戴妨礙比賽安全的任何飾物、掛件。(服裝統一整齊分值為5分)
2、表現力:整個比賽表演過程要自然流暢。精神:精力充沛,精神飽滿。動作展示:動作熟練,和諧連貫;輕松、有彈性;全身協調運動。動作表現:要生動活潑、自然灑脫、健康活力,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青春向上的活力。(整個隊伍表現力5分)
3、節奏:節奏感強,全隊同學動作和音樂合拍,動作整齊一致。(整體節奏感5分)
4、隊形變換:比賽表演過程中必須有秩序的進行隊形變換,科學合理。(隊形變換2分)
5、禮儀:隊伍整齊,精神飽滿,進退場,開始結束亮相定位動作。退場時做到靜、齊、快。(進退場禮儀2分)
6、場地運用:全隊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在規定的場地內完成動作、移動、并且能夠覆蓋整個比賽場地。(場地運用1分)。